【行業】從國際經驗看我國養老產業前景(19頁)

養老服務體系層面,《意見》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明確“居家養老”的核心地位,并探索“社區+物業+養老服務”模式;二是規范發展機構養老,如“公辦養老機構優先接收經濟困難的失能…”、“…嚴防借養老機構之名圈錢、欺詐等行為”等說法均屬監督與規范范疇,并未提出更高要求;三是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在2022 年底前建立“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跨部門互認”的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制度,并根據評估結果分類提供養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復照護、社會救助等適宜服務;四是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

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層面,《意見》提出三點目標:一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務和管理水平,“擴大醫聯體提供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的范圍,…,2025 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 60%以上”;二是加強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和保障,主要包括推動發展“互聯網+照護服務”、穩步擴大安寧療護試點、穩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三大方向;三是深入推進醫養結合,提出“2025 年底前每個縣(市、區、旗)有 1 所以上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的目標。

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層面,《意見》主要落實到三點:一是教育,“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推動老年大學面向社會開放辦學”;二是文化,“實現老年人娛樂、健身、文化、學習、消費、交流等方面的結合,…,開發老年旅游產品和線路,提升老年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三是環境,“將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納入舊改、危改等統籌推進,…,實施“智慧助老”行動,加強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