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健康養老產業-老齡化養老需求(34頁)

“養老”頻現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頻現“養老”一詞。通過梳理歷年政府工作報告,我們發現今年變化是提及要降低企業繳費負擔、大力發展社區養老以及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歸根到底是要降低負擔、提高待遇以及大力發展性價比高的社區養老服務。

兩會期間多部委領導針對養老民生問題發言,直指養老服務供給不足和支付能力不足問題。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提出“一老一小”問題是最大的民生,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對城市養老一床難求問題高度重視,將通過“增能力、提質量、優結構”等一系列綜合措施,加快解決養老領域總量不足、質量不優、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財政部部長劉坤提出“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可解決部分省份收支壓力較大的問題。一方面提高調劑比例,另一方面加大補助力度,按照中央與地方共同負擔的原則,彌補收支缺口,加快規范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商務部部長鐘山提出,要促進實物消費提擋升級、服務消費提質擴容,當務之急是構建“養老、孝老、敬老”融為一體的政策體系與社會環境,著力補養老服務短板。從各部委領導的發言來看,國內養老突出的問題還是服務供給不足和支付能力不足,但把“一老一小”定義為最大的民生還是首次提出,說明在老齡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因養老產生的民生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而國家對此重視程度也開始逐步提升。

從兩會期間養老話題相關的表述,以及養老產業本身的主要矛盾上看。我們判斷養老產業最大的制約環節是支付能力,其次是供給端的投入成本,若國家希望推動和支持養老產業的發展,而且希望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其中,我們認為養老政策相關的變動最有可能出現在支付端和供給端,比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范圍擴大、護理保險償付項目和水平提升、養老機構審批流程簡化、床位設置補貼等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