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運維管理根據運維管理的對象不同分為桌面運維、基礎架構運維和應用系統運維三類。IT 基礎架構是相對于 IT 應用架構而言的概念,通常指為使上層各類應用系統穩定、可靠地運行而提供的一系列硬件和軟件的集合體,包括服務器、存儲、網絡、安全等硬件設備以及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基礎軟件。IT 基礎架構運維是企業信息化依賴的基礎和根本,指采用專業的信息技術和方法對 IT 基礎架構進行綜合管理,以保障系統與網絡的可用性、安全性和業務的持續性,提高企業 IT 系統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在 IT 基礎架構云化的背景下,面向 IaaS 層的運維管理也被納入 IT 基礎架構運維的范疇中。
在信息技術發展之初,企業的 IT 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都不復雜,業務規模和流量較為有限。IT 基礎架構運維領域尚未形成一定的操作標準、流程機制,往往是依賴企業內部 IT 人員的技術和經驗,采用手工管理的方式進行簡單事后運維,很少會主動執行日常性的運維操作。當企業 IT 基礎架構的規模和復雜程度增加,早期全手工運維的方式無法滿足企業業務發展的需要,運維人員開始引入批量化的操作工具,以提高運維工作的效率。為防止因使用批量化工具造成更大規模的 IT 系統問題,運維管理的標準化、流程化被提上日程。
在企業的 IT 基礎架構趨于復雜化的過程中,運維管理工作的技術性提高,企業需要雇傭專業的運維人員來保障 IT 系統的穩定運行。部分技術實力較強的企業嘗試自主編寫腳本獲取基礎架構的運行管理信息,定時運行腳本查看 IT 系統運行狀態。但對于更多的企業來說,培養專業的運維團隊耗時耗力,并非企業在有限資源條件下利潤最大化的選擇,為控制人力成本并保證運維管理的質量,運維外包相對自主運維成為 IT 基礎架構運維中的主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