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限電情況連續第二年出現,高峰時段電力供應緊張情況短期難以改變。由于去年全國多省份出現了限電情況,對經濟和民生產生了一定影響。為了避免限電再次發生,今年國家在多次會議上強調了保障電力供應,明確提出了杜絕拉閘限電再度上演。各級地方政府為此也積極開展了許多工作,包括保障電煤、燃氣、燃油供應、發放補貼支持電力企業經營、推動電力體制改革和出臺虛擬電廠政策引導負荷側用電。但隨著高溫天氣來臨和用電需求快速復蘇,多地再次出現了有序用電情況,川渝地區更是出現了大面積限電。我們認為今年在政府已經做好充足準備情況下,限電情況再次發生,體現出我國目前電力系統冗余很少,可靠性下降的現狀,而這些問題都難以快速解決,短期內我國高峰時段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可能會持續發生。
疫情影響消退疊加高溫天氣,用電需求快速復蘇。7 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 8324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6.3%。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 121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14.3%;第二產業用電量 5132 億千瓦時,同比下降 0.1%;第三產業用電量1591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11.5%;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 1480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26.8%。分地區看,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分別為 4.6%、10.5%、7.9%和2.2%。
今年三季度受極端天氣影響,多個流域來水同比顯著減少,影響了水電出力,導致川渝地區以及華東地區出現大面積限電。根據各上市公司公告,2022 年第三季度溪洛渡水庫來水總量約 422.69 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偏枯 20.49%;三峽水庫來水總量約 1006.83 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偏枯 54.40%。瀾滄江流域來水同比偏豐 2-3 成,但因第三季度主汛期(7-9 月)來水同比偏枯 3-4 成,前三季度來水總體同比偏枯 1-2 成。瀾滄江的來水也明顯偏枯。來水減少顯著影響了水電出力,即使在多家公司有新機組投產、聯合調度增發電量的情況下,三季度整體發電量也明顯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