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綠氫裝備:2030年設備需求超千億(23頁)

世界能源理事會預計,到 2050 年氫能在全球終端能源消費量中的占比可高達 25%。國際能源署預測,到 2070 年全球對氫氣的需求將達到 5.2 億噸。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干勇預測,未來氫能在中國終端能源體系中的占比將達到 10%至 15%。

根據制氫全過程的低碳、清潔程度,不同制氫技術制得的氫氣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灰氫指煤灰、天然氣、化工工廠等碳基能源制備的氫,在制備環節有二氧化碳排放,當前全球主要制氫產能都屬于灰氫。藍氫是在灰氫的制備過程采用二氧化碳的捕捉、利用和封存(CCUS)相關技術支撐,實現零碳排放。綠氫指通過清潔能源發電水電解制氫,可實現制氫的無碳、綠色。

預計 2060 年,電解水制氫占比將從目前的 2%提升至 70%。根據《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手冊(2020 年)》,2019 年我國中國氫氣產量約為 3342 萬噸氫氣,主要來源于化石能源制氫(煤制氫、天然氣制氫)。其中,煤制氫與產量 2124 噸,占我國氫能產量的64%;工業副產氫制氫產量為 710 萬噸,占我國氫能產量的 21%;天然氣制氫產量為 460萬噸,占我國氫能產量的 14%;電解水制氫產量僅約為 50 萬噸,占比不足 2%。根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20)》預測,2030、2040、2050、2060 年,電解水制氫占比將逐漸提升到 10%、25%、45%、7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