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投資是指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和積極所有權1的策略和實踐2。簡單來說,傳統投資主要分析公司盈利模式和財務指標等,如營業收入、利潤率等,而 ESG 投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考慮企業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等維度的非財務指標,在追求財務回報的同時,綜合考慮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的社會責任與長期價值。
近年來,隨著全球市場參與者對 ESG 投資理念認知的不斷深化,ESG投資持續快速增長。截至 2021Q2,全球 ESG 基金資產總規模超過 2 萬億美元,較 2019 年底規模增長超過 100%。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投資者對全球環境、勞工工作環境等議題更加關注,使得全球資管行業更多地將 ESG 因素納入投資決策過程。
如何平衡可持續發展和受托人責任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ited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am,UNEP)關注的重要議題。1992 年,UNEP 金融機構(UNEP FI)關于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聲明書5中明確指出,可持續發展是正確商業管理的一個基本方面。2005 年,UNEP FI 資產管理工作組發布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05 年富而德報告》(2005Freshfields Report),該報告第一次明確指出:未能考慮包括 ESG 問題在內的所有長期投資價值驅動因素,都是未履行受托人責任的體現。UNPRI 和 UNEP FI 的《21 世紀受托人責任》在 2015 年和 2019 年又兩次重申了該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