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公用事業-需求側管理智慧化是必然趨勢(36頁)

四季度以來,最高決策層在多個場合提出“需求側管理”。1)11 月 25 日,劉鶴副總理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出在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需求側管理,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始終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2)12 月 11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3)12月 19 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 2021 年經濟工作,提出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除了重視擴大內需和收入分配以外,優化投資結構也是需求側管理的重要內容。目前市場解讀和分析需求側管理多是從擴大內需和重視收入分配的角度,但是我們認為投資需求也是需求側的重要組成部分,優化投資結構是需求側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強調:優化投資結構,保持投資合理增長,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市政工程、農業農村、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公共衛生、物資儲備、防災減災、民生保障等領域短板,推動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支持有利于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項目建設。

消防產品市場空間為千億量級,其中消防報警產品超過 200 億元/年。消防安全行業主要分為消防產品和消防工程兩個子行業,其中消防產品又可細分成消防裝備、消防報警、自動滅火、防火與疏散、通用與防煙排煙、消防供水等 6 大類,消防裝備主要用于消防部隊,其他 5 大類主要用于建筑物消防。根據智研咨詢披露的數據,2019 年中國消防行業市場規模超過 3500 億元,預計到 2022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4465 億元,其中消防產品約占 25%,對應 1116 億元;消防工程約占 75%,對應 3349 億元。而根據慧聰消防網的統計,在消防產品細分行業中,消防報警行業市場規模從 2009 年的 70.20 億元增長至 2018 年的 256.40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15.5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