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后市場順應汽車行業而生,早期以獨立維修店和配件制造為主,業務模式單一。初期汽修市場主要參與者為獨立維修店,他們規模小且格局分散,僅汽車維修一項業務。
縱向一體化推動部分獨立維修店向 4S 店轉型,形成“4S 店為主、獨立維修店為輔”的后市場格局。之后4S 店業務又向二手車、汽車金融、汽車保險等方向拓展,真正實現了業務的縱向一體化。由于 4S 店普遍存在運營成本較高、零配件可選擇性少且價格高、客戶等待服務時間較長等劣勢,所以獨立維修店仍能在 4S店的圍剿中守住一部分份額。
后市場由于更接近消費者,對真實需求更加敏銳。許多汽車新功能如車載導航(GPS)、胎壓監測系統(TPMS)都是先在后市場實現,隨后才在前裝標配。在汽車前裝增加一個功能往往需要長達數年的多輪設計驗證迭代才能實現,而后市場的配件廠商能夠越過整車廠等多個中間環節,對新出現的消費者需求進行快速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