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主要是由型鋼和鋼板等制成的梁鋼、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組成。按照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劃分,裝配式建筑可分為預制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木結構。鋼結構是由型鋼和鋼板等制成的梁鋼、鋼柱、鋼桁架等構件,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采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的結構,同時采用硅烷化、純錳磷化、水洗烘干、鍍鋅等除銹防銹工藝。鋼結構因有強度高、自重輕、整體剛性好、變形能力強等優勢,故尤其適宜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未來有望成為裝配式建筑的主流結構。
鋼鐵是工業化發展的重要支撐。1996 年,我國鋼產量首次突破億噸大關;1998 年鋼產量已達 11434 萬噸,而且每年增產 300 萬噸;2000 年以后,我國國民經濟顯著增長,國力明顯增強,鋼產量成為世界大國。
落地裝配式鋼結構占裝配式建筑項目數的 16%。據智研咨詢《2018-2024 年中國裝配式建筑鋼結構行業分析與投資決策咨詢報告》顯示,2016 年我國落地的裝配式混凝土項目共 41 個,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共 19 個,木結構建筑 4 個,另外 54 個為部品部件生產類項目。
鋼結構住宅占比更低。目前鋼結構建筑廣泛應用于大跨度工業廠房、單層和多層廠房、倉儲、庫房、大型公共設施等領域;據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數據,2016 年已竣工有一定規模的鋼結構工程項目中商業地產、場館、以及廠房合計占 74.5%,橋梁、交通樞紐等基礎設施建設占 18.2%,住宅僅占 4.1%。近兩年在公路、橋梁有較大發展;但在居住類建筑中的應用比例依然偏低,未來居住類建筑有望進一步發展。
裝配式鋼結構適宜建高層建筑,可緩解城市人口居住壓力。過去 10 年,我國城鎮人口穩步上升,城市化率增約 11%;北京、上海、深圳三大一線城市的人口密度增長幅度均超過 40%,對人口流入限制較少的深圳增速高達 70%。并且人們對住房舒適度的追求提高,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大幅提升。總體上來看,人們對居住空間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鋼結構建筑自重較輕,適宜建造高層、超高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