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微信生態圈自媒體打開新流量空間(27頁)

按運營者分類,自媒體可分為個人自媒體、類商業自媒體和傳統媒體衍生自媒體三大類別。個人自媒體是以個人,或較為松散的個人與個人聯合、合作的作坊形式來運營的自媒體,這類自媒體的風格通常個體化、鮮明化,內容組織及創作上會有大致側重,風格相對活潑,如以八卦營銷為主要內容的微信自媒體嚴肅八卦、扒姐說等。商業自媒體是以公司、企業等商業組織的形式來運營的自媒體,含自媒體創業項目及以媒體為中心進行輔助經營兩大類,如創業邦、騰訊科技等。傳統媒體衍生自媒體主要是由各種傳統媒體因轉型需要而誕生的子平臺,大多并不具備自媒體的風格,只是作為其內容的補充傳播、發布渠道,如微信訂閱號人民日報、新華社等。

平臺表現:自媒體平臺日益多元化,2017年融資金額及流量匯集力度成績斐然。自媒體運營平臺含資訊門戶、音頻媒體、社交媒體、視頻媒體及電商平臺等,主流平臺頭部自媒體表現優異:截至2018年1月,微信公眾號總量突破2000萬,公眾號月活數量達350萬;截至2017年12月,微博月均閱讀量大于10萬的用戶突破30萬,頭部自媒體賬號平均閱讀量超2.3億次;2017年底,今日頭條活躍頭條號超過80萬個。行業方面,2017年,新媒體運營行業從業人數達300萬人,全年各類機構對內容創業者的投資金額超50億元人民幣。?

用戶端:網民數量、手機網民數量保持穩定增長。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72億人,同比增長2.8%;其中手機網民規模為7.53億人,同比增長4.01%,增速高于網民數量增速,我國網民數量在保持平穩增長的同時,向移動端遷移的趨勢顯著。當前,自媒體平臺多以微信公眾平臺、微博及頭條賬號為主,上述三大平臺的流量大多來自于手機端用戶,手機網民數量的增長保障了用戶的需求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