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在過去數年間廣泛普及,推動數字經濟快速崛起。2012 年6 月至2017 年6 月的五年時間里,我國網民規模和手機網民規模分別增加了40%和86%,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4.3%,手機網民占網民整體比例已高達96.3%。騰訊研究院的《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報告》顯示,我國數字經濟在2016 年已占GDP 總量約30.61%。
“數字化”的快速滲透帶來了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也顛覆了人們的文化娛樂消費方式。我們看到,在各類娛樂產業市場規模中,數字化的滲透率正在不斷提高。游戲、音樂、視頻、閱讀等主要娛樂產品均呈現從傳統媒介向數字化媒介遷移的趨勢。同時,互聯網內容廠商營收規模及互聯網內容產業產值規模都在加速增長。
在新舊媒體對用戶的爭奪中,互聯網媒介無疑已輕松勝出。艾瑞咨詢統計顯示,2015 年人們在互聯網媒體上的使用時間已經超過了總體媒介使用時長的一半。然而,互聯網媒介如今也面臨著人口紅利消退與單用戶使用時長增長停滯。根據CNNIC 統計,1H17 我國網民與手機網民規模增速已分別降至5.9%和10.2%;網民人均周上網時長與2016 年基本持平。在未來,媒介對用戶的爭奪將更加激烈,人口紅利的衰退與用戶時間的局限將促使競爭著眼于效用的提升與技術的進步。
網絡文學是中國在線閱讀的主要表現形式。全球范圍內,在線閱讀的廣泛興起成為了行業新浪潮。亞馬遜電子書的銷售額2010 年7月便已超過紙書,近年來呈現指數式增長。全球電子書市場規模預計在2015~2020 年復合增長率可達到10.4%。同時,閱讀媒介形式的改變也激發了創作端的潛力。從電子書出版商格局來看,五大出版社的市場份額出現顯著下滑,而自出版商市占率快速提升。考慮到市場中眾多獨立出版電子書并未獲得ISBN 號而未被主流數據監測機構納入統計,電子書市場規模和自出版所占比例可能比當前所示數據更高。
中國的數字閱讀市場亦迅猛發展。數字閱讀在2016 年的市場規模已經增長至120 億元,過去5 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35%。2016 年的用戶規模高達3.33 億人。從銷售渠道上來看,2011-2016 年的實體書店銷售額同比下滑,而網店銷量的年化復合增長率高達33.8%,日漸成為最重要的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