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2 月8 日下午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應該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深入了解大數據發展現狀和趨勢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分析我國大數據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隨著《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貫徹落地和實施,我國各行業大數據基礎環境的持續優化。我們認為大數據戰略生態鏈主要分為3 大部分:大數據基礎環境(云架構基礎設施、政策制度推進)、數據匯集(數據采集率、匯集/流通水平)、行業應用(以云架構為基礎、數據為核心,針對各行業的行業應用)。
習近平此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中強調:要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我國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們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集中優勢資源突破大數據核心技術,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大數據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系統。要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統籌規劃政務數據資源和社會數據資源,完善基礎信息資源和重要領域信息資源建設,形成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的網絡空間。
“國家大數據戰略”得到中共中央高度重視,“創新”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的主題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而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成為了第二次集體學習的主題,并被認定為現代經濟體系的基礎和關鍵要素,我們認為充分凸顯了中共中央對于大數據發展的高度重視。
政務大數據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的關鍵。在大數據條件下,數據驅動的“精準治理體系”“智慧決策體系”“陽光權力平臺”將逐漸成為現實。大數據已成為全球治理的新工具,聯合國“全球脈動計劃”就是用大數據對全球范圍內的推特(Twitter)和臉譜(Facebook)數據和文本信息進行實時分析監測和“情緒分析”,可以對疾病、動亂、種族沖突提供早期預警。在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推動大數據應用,是我國繁重而緊迫的任務。在政府治理方面,政府可以借助大數據實現智慧治理、數據決策、風險預警、智慧城市、智慧公安、輿情監測等。大數據將通過全息的數據呈現,使政府從“主觀主義”“經驗主義”的模糊治理方式,邁向“實事求是”“數據驅動”的精準治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