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IPv6-伏流汪洋,IPv6新應用時代(24頁)

下一代互聯網的標配協議——IPv6。在如今互聯網所用的TCP/IP 體系結構中,路由器是基于網絡層IP 地址信息進行轉發的互聯設備,通過IP 頭為每個IP 包找到路徑進行分發。可以說,IP 地址是網絡層通信的基礎,目前所使用的主流IP 協議仍然是IPv4(Internet ProtocolVersion 4)。但是,IPv4 由于在發展初期的規劃不當, 導致網絡地址段資源被耗盡的問題迫在眉睫,逐漸成為了業界關注的一個焦點。

全球加速突破 IPv6 普及的瓶頸。然而,IPv6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被提出并具體化,經過20 年的發展,為從根本上解決IPv4 地址枯竭問題而制定的IPv6 協議,并沒有得到大規模的商用部署,其商用化進程遠不及業界預期,甚至在國內有先進于其他國家的技術設備,卻遲遲沒有推進其替代IPv4 的進程。

國內政策鼓勵突破 IPv6 普及的瓶頸。由于中國參與互聯網建設比其他國家較晚,大部分的IPv4 地址已經被分配出去,導致我國可用網絡地址十分有限;另外一個原因是互聯網產業在國內發展迅速,需要聯網的設備包括移動設備數量劇增,使IPv4 地址緊缺的問題更加嚴重。目前,國內企業主要通過在IPv4 使用NAT 技術來緩解IP 地址不足的問題。但是NAT技術本身也有明顯不足之處,直接影響到了未來的互聯網應用。

IPv6 助力物聯網場景應用。2016 年全球物聯網安裝設備已達到148 億臺,而根據Gartner 的預測,2020 年物聯網設備安裝量將超過270 億臺,這些設備在全球經濟環境中將引領一股令人瞠目結舌的1.8 萬億美元的大潮。

移動互聯網全面支持 IPv6。作為互聯網的基礎資源,任何互聯網的應用,都離不開 IP 地址的支撐。因此IP 地址的應用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互聯網的發展水平與發展方向。目前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球,都面臨著 IPv4 地址耗盡的問題。早在從3G向4G 轉變的過程中,全球各大運營商就開始了IPv6 在移動通信網上的改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