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A市場規模。經歷了牛市的快速擴張和股災后的萎縮,以及今年5月新規的洗禮,分級A市場規模目前在400億份左右。牛市中快速壯大的秘密?本質上是股市火爆的副產品。1、當股市進入牛市,投資者對有杠桿的B檔需求強烈,分級基金發行容易,基金公司更有動力通過提供分級基金產品擴大規模;2、股市情緒高漲,投資者愿意給予B檔較高的杠桿溢價,導致出現整體溢價,從而激發溢價分拆套利。在這一過程中,分級A、B份額均出現快速膨脹。股災中快速萎縮。然而,15年6月下旬以來,股市快速調整,連遭重挫,分級A的規模也快速下滑:1、下折是規模下降的最直接因素;2、股市情緒大大弱化,分級基金易出現整體折價,從而招致折價套利;3、股災中新基金發行也變得更加困難,新上市基金多為“迷你基”,而目前分級基金發行處于暫停狀態。新規的洗禮:今年5月,分級基金新規正式實施,30萬元以下個人無法再買入分級基金的子份額,也不可拆分母基,投資群體萎縮,分級A的份額也在5月之后經歷一波收縮,目前在400億份左右。
誰是分級A市場的玩家?相對于交易所債券品種,基金A的投資者中散戶占比較高,且較為活躍。不過,目前來看,機構投資占比仍普遍超過85%。相比之下,分級B的機構投資者較少,仍是明顯的散戶市場。我們還匯總了分級A的大額持有人結構,保險公司在十大持有人中占比過半,是最大的機構投資者群體。除保險外,各類資管、信托計劃以及私募基金、QFII、券商自營也是重要的參與者。社保、年金則相對較少。各類資管、信托計劃及私募基金增長迅速,其中一部分背后的資金來源是理財委外,因此投資更多著眼于“吃票息”。另外一部分,其本身是量化對沖等資金,當股市機會不明顯時,以分級A為資金的棲身之所。
“永續+指數型+浮息” 是分級A的主流。以浮動收益居多:除個別分級A級份額設臵了相對復雜的收益公式外,均設臵了約定收益,其中絕大多數為浮動收益,盯住一年期定期存款。可交易的分級A以股票分級為主,另有三只轉債分級A也曾經相對活躍,債券型分級基金陸續淡出。永續型為主流:股票分級多數永續,也存在少數有期限的分級,而債券分級多數有固定期限。投資風格上看:分級基金以指數型為主,突出工具性。也有如消費A等少數主動管理型。總地來說,“永續+股票指數型+浮息” 分級A是最主流的品種,也最受投資者的關注,我們的分析也以此類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