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探索中國免稅業(38頁)

樸正熙政府1979年開放市內免稅政策,韓國免稅業走上快車道。1979年韓國近代史上特殊的年份,這是韓國總統樸正熙(樸槿惠父親)執政的最后一年(1960-1980)。東方近代史上,每個新興國家的崛起,背后都站著一個政治強人。如果說中國的騰飛與鄧小平息息相關,那韓國騰飛背后站著的那個人,則是樸正熙。

樸正熙上臺時,韓國是純粹的農業國家,經濟遠落后于朝鮮。在日本統治時期,日本是按照“南農北工”的計劃開發的朝鮮半島。1945年,朝鮮半島脫離日本獨立時:重工業基本集中在北朝鮮:金屬工業的90.1%、煤礦和鐵礦的100%、化學工業的81.8%、電器機器工業85%、發電量92%。農業和少量輕工業集中在南朝鮮,包括:農林水產業的82.6%、紡織工業的84.9%、印刷業的89%、食品工業的65.1%。

積極發展以政府主導的外向型工業,開啟“漢江奇跡”。樸正熙上臺后(1960年),韓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人均GDP從82美元(1960年),迅速提升至410美元(1970年),并在1976年突破1000美元大關。 相比之下,1960年韓國人均GDP為朝鮮的1/3,1970年韓國人均GDP與朝鮮持平,1976年時韓國人均GDP已是朝鮮的2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