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免稅行業專題研究(27頁)

免稅行業穩健前行,業態發展日趨成熟。免稅業是指一些國家和地區選擇設立在口岸、運輸工具和市內的一家或幾家零售商給予特殊待遇,允許其向出入境旅客銷售免稅商品的旅游服務行業。由于免稅品在銷售對象、銷售價格以及銷售地點這三方面與普通零售業相比具有特殊性,也就成為一種特殊的零售業態。而又因為其與旅行活動(包含度假、商務、探親等各種出行目的)息息相關,它亦構成旅游零售市場的一個重要分支。

低市占率對應高成長空間,順應消費回流大趨勢。據統計,2005-2015 年全球免稅市場規模從270 億增長至600 億美元, 10 年復合增長率約為8.3%。2013 年以來,八項規定和限制三公消費使得來自國內的非正常消費需求大幅縮減,全球免稅品市場規模連續兩年萎縮,直至2015 年自發消費的持續增長才助力行業復蘇。不過,國內大量的消費發生在國外免稅店,中國免稅品市場占全球比例僅在7%-8%,與中國經濟體量及購買力并不相稱。這也側面反映出我國免稅行業尚未成熟,存在長期增長的基礎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國內統一專營免稅業務,壟斷溢價高于國際水平。從全球范圍看,免稅業經營主要有兩種方式:統一專營和市場化競標。統一專營是國有專營公司經營全國的免稅品銷售業務的形式,由于本國資本把控免稅品產業,以牌照的形式發放給專營公司,外部競爭者無法進入,因此其壟斷溢價主要體現在牌照上。一些發展中國家和部分發達國家如中國、韓國、菲律賓、愛爾蘭等國采取的就是這種方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