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動蕩前行。2016年,全球貿易延續萎縮態勢,商品價格持續低迷,債務規模擴大,勞動力成本上升。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自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率大約在3%~4%左右,并面臨潛在下行風險,2016年僅為3.1%。
習近平總書記在實施網絡強國戰略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上強調,世界經濟加速向以網絡信息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世界各經濟體紛紛把握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美國積極推進工業互聯網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德國發布“工業4.0”和“數字戰略2025”等發展戰略;英國出臺《數字經濟戰略》,旨在建設數字化強國;日本提出建設“超智能社會”。據埃森哲公司測算,2015年數字經濟在全球零售業和消費品產業中的產出占比已分別達到了22%和20%,未來幾年,數字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占比將達到22.5%;到2025年,全球各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有望帶來100萬億美元的社會及商業潛在價值,其中僅汽車、消費品、電力、物流四大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就將為社會和行業帶來超過20萬億美元的潛在累積價值。
數字經濟是中國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的關鍵力量。當前黨中央、國務院正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的經濟結構,強化新的發展動力,把握數字經濟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推動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提升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在2016年5月召開的G20杭州峰會上,由中國主持起草、與會各國聯合發表了《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 探討共同利用數字機遇、應對挑戰,促進數字經濟推動經濟實現包容性增長和發展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