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企業內容管理行業研究報告(37頁)

企業內容管理的定義:對企業全部內容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管理。20世紀90年代中期,企業嘗試使用內部通信系統管理網絡內容,“企業內容管理”開始萌芽。2001年,國際信息與圖像管理協會創造了術語ECM(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并將ECM定義為“用來捕獲、儲存、管理、保留和交付與組織過程相關的內容和文檔的技術”,僅強調了ECM是管理企業內容的技術。伴隨時代發展與技術進步,ECM的概念不斷被完善,今天的企業內容管理已成為企業對企業全部內容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管理的技術、戰略、過程、方法和系統。企業在制定內容管理戰略和選擇ECM工具的時候,不能只考慮如何控制企業內容,更要考慮ECM如何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商業價值。

企業內容的定義與分類。“內容”一詞源于出版媒體業,開始主要指的是書報雜志、唱片影帶里的創作內容。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的普遍使用,企業內外信息的流通不斷加速,文檔與資料數量不斷增加,內容的范圍不斷擴大,由原來的出版媒體內容,發展為企業內外所有與其相關、以數字形式展現的信息聚合。企業內容可從內容分割度、內容來源、內容格式、內容狀態等不同維度進行分類。

企業內容管理的發展歷程。技術進步不斷對企業內容管理提出新的要求。20世紀90年代中期,網絡開始普及,ECM系統幫助企業進行網絡內容管理,保證企業內聯網與Web網站信息的一致性,保證企業信息得以高效的發布、組織和搜索。2005年前后,伴隨電子商務和XML的發展應用,ECM的使命愈發豐富強大,內容管理模型、內容儲存管理、內容交付管理、工作流等功能一應俱全。2010年左右,云服務逐步成為諸多企業的生產力工具,移動互聯網爆發,手機成為個人隨身計算設備,新技術的興起發展給企業、員工和客戶的日常行為帶來顯著影響,企業對ECM的需求隨之轉變,移動性與安全性成為ECM需要應對的兩大問題,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性進展也為ECM系統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