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80年代以來日本消費變遷的啟示(35頁)

80年代中期以來的日本消費變遷有望成為中國消費市場變化的一面鏡子,因為兩者具備相似的經濟和社會背景。(1)人口結構上,中國與日本80年代中期結構相近,少子化、老齡化成為兩者的共同趨勢。(2)經濟發展水平上,中國人均GDP與日本80年代中期相當,兩國消費率皆處于上升階段,消費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中的重要一環。(3)社會消費特征上,兩國居民的物質消費都走向理性和個性化,文化消費熱情不斷提高。11 12

80年代中期以來的日本消費主要呈現以下趨勢:(1)在家庭小型化影響下,日常消費越發追求便利化,零售渠道格局發生變革,便利店及線上購物崛起,對日常生活服務需求提升。(2)更重視理性消費,看重產品性價比的同時注重個性表達,平價+品質成為日本主流消費者的最主要追求。(3)相對于過去對歐美品牌的盲目崇拜,更貼合本國人民消費需求及消費心理的本土品牌崛起,逐步占據市場主流地位。(4)文化消費熱情高漲,除了傳統文化消費外,以AKB現象為代表的強調體驗性、參與性的文化消費受到年輕群體青睞。13 14

80年代以來,迎合消費趨勢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以下部分脫穎而出的日本企業:(1)瞄準家庭小型化下的用戶需求,通過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生活便利類增值服務+物流服務建立優勢的7-11便利店。(2)對準目標消費者返璞歸真審美趣味的家居品牌Unico。(3)通過破格性價格體系+創新產品不斷打破業界常識的眼鏡品牌JINS。(4)通過差異化產品組合及服務建立獨特品牌形象的百元店品牌Seria。1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