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樂高積木專題研究(24頁)

樂高發展剖析:專注核心產品,打造玩樂體系。根據經營戰略和運營情況,我們將公司84 年的發展分為如下階段:1) 早期階段(1932-1992 年):創造寓教于樂的游戲體系。樂高的商業模式與當時行業既有的玩具生產商沒有本質區別,但與當時其他廠商不同,公司基于創造寓教于樂的游戲體系的發展戰略,開發多系列的產品+完善產品線生產體系形成產品競爭力、加強與零售商合作+設立樂高樂園完成品牌建設;1992 年,樂高控制了近80%的積木玩具市場。6

2) 危機階段(1993-2004 年):業務多元化失敗,盲目擴張樂高樂園。樂高在1932-1992 年的成長主要來源于面向清晰的客戶群、專注于相對較少的產品;但在積木專利到期和電子游戲沖擊傳統游戲的背景下,樂高在1993-2004 年嘗試業務多元化,過多的項目導致公司經營體系混亂;同時管理層盲目擴張樂高樂園,也加劇了樂高的財務危機。7

3) 整合階段(2005-2008 年):聚焦核心業務,重建產品競爭力。樂高在2005-2008 年聚焦核心的塑料積木產品線,在企業內部進行生產、管理和創新上的改革,重塑產品的設計和生產優勢;外部通過建立“直營+經銷”的復合體系,提升樂高的品牌形象。2005-2008 年公司經營業績有了明顯提升:2008 年收入為95 億丹麥克朗,年均復合增速為10%;實現凈利潤13 億丹麥克朗,年均復合增速為36%。8

4) 拓展階段(2008-至今):布局教育渠道,開發IP 產品。近年來,零售渠道的傳統積木產品銷售已經有所放緩;樂高通過深耕成人、女孩和機器人教育市場,進一步豐富和創新產品;公司依托“寓教于樂”的特性布局教育渠道,重點開拓亞洲市場;此外,隨著電影、游戲等視頻內容的興起,樂高通過合作和自主開發的方式開發具有故事性的積木產品,通過內容拉升積木消費。9

我們透過樂高四階段發展的分析,認為玩具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面臨新產品的挑戰,品牌理念和持續創新是公司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樂高在電子玩具沖擊后的重生中重新樹立“一整套玩樂體系”理念,通過動漫、游戲等IP 形成故事主題,打造一個個具有新故事的玩樂體系的產品系列,這是樂高轉型成功的關鍵。此外,積木兼具教育屬性,進軍教育領域大有可為。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