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場景切入是服務機器人商業化的基礎
服務機器人產業目前正處在產業化早期,處于概念到新產品導入階段,2015 年是服務機器人產品化的元年,今年進入到產品更新迭代階段。從概念到新品導入,需求場景的選擇是重中之重。服務機器人具備消費品屬性,歸根結底由需求驅動,未來將依賴于具體應用場景而放量。需求是否剛性和使用頻次是需求場景選擇的重要維度,其強弱和頻次決定了場景的價值。需求越強,頻次越高的服務機器人場景越容易催化放量。
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可分為三個層次,掃地機器人、教育類機器人有望率先放量
服務機器人需求場景根據市場化程度,可分為三類:原有需求場景升級、現有需求場景替換、未知需求場景探索。原有需求場景升級是市場已經存在映射產品,包括早教機器人、掃地機器人等,早教機器人相比學習機增加了人機交互的內容,掃地機器人相比吸塵器增加了自主的路徑尋航算法;現有需求場景替換是由于機器人采購成本低于人工成本而采用服務機器人,包括智能客服、陪護機器人等;未知需求場景探索在現階段的需求并不強烈,不是必須消費品,需求剛性較弱,如管家機器人等。這三類場景中,我們看好原有需求升級和現有需求替代兩類,具體場景而言,掃地機器人、教育機器人是我們看好的需求場景切入點。
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的深度和寬度決定了其產業化進度
應用場景的深度拓展是指在某個特定的應用場景下,可以針對單一屬性的需求開發更深層次的需求要素。典型的例如掃地機器人的深度開發需求,除了掃地這個最基本的需求外,還可以有自動回充、自動巡航等功能。應用場景的寬度延伸是指對某一特定的應用場景,其內涵豐富,可以有多個維度的拆分,例如陪護。應用場景寬度越窄,深度越深,越容易產業化,掃地機器人就是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