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促進供應鏈整體健康發展:企業間的競爭逐漸演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供應鏈上中小企業的穩定關乎供應鏈整體的健康發展。供應鏈金融是解決當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手段,為參與各方開創了共贏局面:中小企業解決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銀行開拓了新的業務和客戶群體,核心企業和第三方物流則創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從而使供應鏈整體效率和競爭力提升。與傳統金融服務相區別,供應鏈金融不再看重固定資產的抵押,而主要針對應收賬款、存貨和預付賬款等流動資產開展融資業務,考察重點也偏向于上下游企業的貿易情況。目前,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迅速,2015 年市場規模約12 萬億元,預計2020 年將達到15 萬億元。
傳統核心企業轉型供應鏈金融服務是可行之策:1)與銀行相比,我們認為行業內的核心企業在掌握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方面優勢明顯,憑借對供應鏈的控制能力和上下游客戶資源、銀行資信、倉儲物流等方面的優勢,比商業銀行更適合主導供應鏈金融業務。2)從國外經驗來看,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主要是為主業服務,促進供應鏈健康發展,此外還可以實現傳統企業向輕資產轉型和行業資源整合的目的。3)核心企業介入供應鏈金融主要有擔保、小貸、保理、P2P 平臺等模式,我們認為與P2P 平臺結合的模式,能夠有效解決業務資金來源瓶頸和風控等核心問題,適合快速擴張。同時,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將促進 “三流合一”,有利于控制供應鏈金融風險,并降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