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5年的時間跨度來看,上海的交通出行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2009年的以地面交通為主,軌道與出租車為輔的出行格局已不在。2014年初軌道交通的日均客運量首次超越地面交通,成為日常交通出行的最為主要的載體。
從出行占比格局上來看,截至2015年3月,軌道交通日承載量占比已高達45.16%,領先于地面公共交通的39.53%和出租車的14.63%。軌道交通已經越來越成為居民出行的首選出行交通方式。
伴隨著總客運量的穩定提升,出租車的日均客運量卻在不斷走低。其同比增速從2013年末后始終為負。2015年3月的日均客運量為278萬人次,同比下降4.47%。
總體上伴隨著上海整體交通系統的完善,客運承載量的提升,總體客運量呈現不斷上升的態勢,然而按照通常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出租車承載量應有所提升的邏輯并沒有得到驗證。因此,針對“似乎明日黃花”的出租車行業,我們需要進一步剖析內部結構的變化。尋找支撐現實趨勢的背后邏輯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