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32頁)

醫療機器人蓬勃發展,成長空間巨大。①由于病患需求不同,醫療機器人細分市場眾多,主要由康復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及護理機器人等構成。②根據WinterGreen Research預測,康復機器人和手術機器人行業規模將分別由2014年的2.2、32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32、20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速分別為46.6%、29.9%,前者增速更快,后者絕對量更大。

康復機器人存在巨大供需缺口,支持政策推動百億級市場空間,消費群體收入特征決定國產康復機器人大有可為。①我國肢體殘疾基數龐大,加之老齡化進程,國內康復科室和康復設備供給嚴重不足,與臨床需求存在巨大缺口。②殘疾人醫療即將納入醫保,將推動醫療康復需求,醫療康復器械有望迎來春天。同時康復機器人政策頻出,預計還將在“十三五”規劃中迎來利好。③假設未來二級以上醫院康復醫學科數量近1萬所,即便一所醫院配一臺康復設備,單價在數十萬至數百萬元之間,則市場空間百億級規模。④殘疾人家庭在醫療康復上面臨著更為嚴重的經濟約束,結合我國殘疾人家庭收入和消費結構現狀,與國外進口的康復機器人相比,本土康復機器人具備高性價比優勢,將占據更高市場份額。

手術機器人雖然絕對空間巨大,但國產化路途漫漫。手術機器人行業規模龐大,同時國外手術機器人如達芬奇等市場份額很高,技術壁壘相對較高,且通過醫療器械認證周期較長,考慮到我國手術機器人發展現狀,競爭格局處于相對不利位臵,國產化路途漫漫。

1 2 3 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