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涉足金融行業劍指廣闊的零售財富管理市場。這一過程將帶來零售經紀業務加速分化的進程,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BAT 憑借龐大客戶基礎躍躍欲試,垂直領域金融信息服務提供商的競爭優勢在于高轉化率和產品能力,大中型券商積極轉型拓展高附加值業務。不同類型企業將根據不同競爭優勢定位不同細分市場的多元化格局,在其中我們看好流量豐富、具備清晰變現路徑的大智慧,以及機構業務領先、具備復雜產品設計和交易能力的中信證券、招商證券。
垂直領域金融信息服務商的份額將會迅速上升,傳統券商必須加速轉型步伐。 股票投資具有獨立性的特點,投資決策主要基于信息不對稱,這意味著平臺效應較難適用于股票投資類產品。 BAT的廣譜流量和廣泛產品線使其客戶轉化率不高,而垂直領域信息服務商的客戶更加細分于二級市場,其對經紀業務的重視程度將遠高于 BATs,在對經紀客戶的爭奪上也更占優勢。傳統券商單純的通道經紀業務將受到沖擊, 個人高端客戶的高附加值服務成為重要的轉型方向。
財富管理市場的爭奪將各具優勢。 經紀賬戶背后更廣闊的是中國46 萬億待開發的資產管理市場。 BAT 的廣譜流量和多渠道入口使其相對垂直領域更占優勢,但目前財富管理市場尚未到飽和競爭的階段,為各方參與者提供了成長空間。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在于簡單產品的渠道銷售能力,傳統券商的優勢在于獲取/生產優質產品的能力,但互聯網企業憑借市值優勢來收購/雇傭等方式獲取產品創新能力是傳統券商面臨的最大威脅。
成長性、潛在變現能力和既有稟賦水平構成資本市場對垂直領域服務商的估值依據,其中成長性最為重要。 極致用戶體驗是保持成長性的核心競爭力,而特定的產品屬性如社交和股票交易則便于提高客戶粘性和轉換成本。與證券公司股權合作構成最明晰的變現路徑,但變現過程對公司管理層的執行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也是最大的估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