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何而來:信息社會的“電力革命”。上世紀90 年代末互聯網開始在全球普及,像水、電一樣使用計算、存儲資源的思想開始在硅谷盛行。埃里森推出“網絡計算機”、貝尼奧夫創立Salesforce、Google 發表學術論文闡述了其DFS 系統和MapReduce 框架。亞馬遜則整合了分布式計算、虛擬化等技術,將云計算的商業模式清楚透徹地展示出來。
云計算實質:技術驅動商業模式變革。互聯網企業通過分布式計算實現了“云端”高性能、高可靠性、易擴展、易管理的特點。而虛擬化技術降低了使用者和計算資源的耦合程度,從而實現資源的動態調度和彈性擴展。云計算憑借分布式計算、虛擬化等技術,將存儲、計算、網絡、應用和服務等資源抽象成資源池,以向外擴張的方式在保證高性能、可靠性、動態調用、彈性擴展的基礎上,改進了IT 服務的商業模式。
美國互聯網巨頭引導產業發展。目前在國際市場上,美國的互聯網巨頭在技術、客戶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按服務模式看,互聯網巨頭成為IaaS 服務主力軍,亞馬遜作為Iaas 服務龍頭近5 年收入一直保持45%以上的增長。目前SaaS 服務主要替代標準化度較高的CRM和ERP 產品。Salesforce、Linkedin、Workday 等SaaS 服務領先企業共同的特點是雖然盈利不佳,但收入、現金流增長不斷推升高估值。
國內云計算仍處于發展初期。國內云計算產業起步于2007 年,整體落后于歐美五年左右,目前國內云計算仍在發展初期。雖然2013 國內IaaS 市場規模僅有10 億元左右,但各大巨頭紛紛安營扎寨。我們認為云服務商開展IaaS 業務主要需要三個方面的支撐,即數據中心資源、軟件開發實力、完備的服務體系。我們判斷擁有數據中心資源的運營商或IDC、具備強大技術和資金儲備的互聯網企業在未來IaaS/PaaS 市場勝出的概率較大,而創業公司會遭遇重重困難。SaaS 服務廣泛應用在個人市場,在企業端仍在探索期,我們認為國內企業級SaaS 市場爆發還有待于商業土壤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