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環保行業-破“繭”而出,迎“風”飛揚(33頁)

環保“新常態”,行業轉向長效監管+運營模式

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的判斷,并將其作為9 個經濟新常態之一,表明這一屆政府在環境污染現狀深刻的認知和環境治理的堅定決心,我們預期“十三五”期間,甚至更長時期內環保投入都將保持較快增長。在新環保法出臺+PPP 模式推廣的背景下,我們預期行業轉向長效監管+運營模式,建議關注如排污權、碳交易、水權、環境稅等政策的推進進度。
檢驗成長,破區域/領域之“繭”、迎政策之“風”

環保企業經歷2013-14 年的區域/業務并購后,進入成長兌現期。我們看好:1.所在領域市場空間不斷擴容、演繹從區域走向全國的再生資源行業,如秦嶺水泥、格林美;2.受益于監管趨嚴,需求快速釋放的工業治污領域,如東江環保等。2.迎政策之“風”,巨量市場即將啟動的清潔煤等細分領域。

 

國企改革,破體制之“繭”,迎改革之“風”

2014 年內自上而下的國企改革呼聲越來越強,部分環保公司亦率先突破原有體制,啟動改革步伐。國有環保公司,作為區域僅有的上市公司平臺,在2015 年內開啟國企改革的步伐或將繼續加快。建議關注有望突破原有成長或體制瓶頸的改革先行者。

1 2 3 4

 

分享到: